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迎来执法规范化升级。近日,住建部发布《关于提升住房城乡建设行政执法质量的指导意见》,对住房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规范,推动执法质量效能提升。
严格执法与创新并举,构建高效执法体系
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严格依法履行职责,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。各地住建部门需制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,实行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。在方式上,强调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执法机制,推行差别化、精准化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意见提出在工程质量安全、燃气安全等领域推动实施远程、移动、智慧,这体现了住建部门与时俱进、科技赋能的执法理念。
笔者认为,这种"信用+科技"的双轮驱动模式,既符合当前数字化发展趋势,又能有效提升执法精准度。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中,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早发现违规线索,预防风险发生。
强化队伍建设与规范程序,提升执法公信力
意见对执法人员管理提出严格要求,必须持证上岗,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得独立从事执法工作。同时健全培训机制,计划到2027年底前建成一批可支撑基层培训的实训基地。在执法程序方面,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,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按年度检查计划实施,不得随意检查。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制定和实施也被重点强调,要求坚持过罚相当原则。
这些措施直指当前行政执法中的痛点问题。过度执法、选择性执法等现象确实影响了执法公信力。通过规范程序和强化监督,有望构建更加透明、公正的执法环境。特别是对房地产企业而言,规范的执法程序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,让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在合规经营上。